1、被征收的土地还能确权吗
被征收的土地,是不可以进行确权的。
1.一旦土地被政府征收,其所有权便随之发生变更。征收行为本身意味着土地作用与功效和权属的转变,因此,被征收后的土地不再是原土地所有者,也就没办法再进行确权。
2.征收土地应当遵循公平、适当的原则,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不减少,长远生计有保障。
3.政府需要依法准时足额支付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与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成本,并妥善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存在非法征用的状况,对于这种存在争议的土地,国家也明文规定不予确权。因此,对于被征收的土地,其确权问题应明确为:不可确权。
2、土地征收后确权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提醒,关于土地征收后的确权问题,国内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1.征收土地应当根据法定程序进行,包含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定程序批准后予以公告并组织推行,与拓展拟征收土地近况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程序。
2.在征收过程中,对于土地的权属问题,法律也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土地被征收,其所有权便发生变更,原土地所有者不再享有该土地的所有权。
因此,对于被征收后的土地,没办法进行确权。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征收行为的严格规范和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充分保护。
3、土地征收的步骤及补偿
土地征收的步骤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办理用地申请:用地单位需要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国土房管局提交有关文件、资料,提出用地申请。
2.拟定征地策略: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用地申请后,应拟定农用地转用策略、补充耕地策略、征用土地策略等。
3.征地审察:国土房管局依据征地有关策略编制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4.征地审核与批复: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核与批复。
5.征用土地策略的公告:征用土地策略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
6.拟定征地补偿安置策略:区县国土房管局依据征用土地策略和征地补偿登记状况,拟定征地补偿、安置策略。
7.征地补偿、安置策略的公告:有关人民政府的国土房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策略并予公告。
8.补偿安置的推行:区县国土房管局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
在补偿方面,被征收的行政相对人可以请求推行征收行为的行政机关予以肯定的补偿。补偿的数额需要依据房子或土地的面积、法定标准等原因确定。